上海嘉华医院医保定点单位
上海嘉华医院医保定点单位
沉默的杀手——肠息肉,不经意间就会癌变!
2023-02-21发布人:上海嘉华医院
  我们很多人在做肠镜时候,都可能发现有肠息肉,有的医生说不用切掉,有的医生说要格杀勿论,那到底该怎么办呢?

  首先,了解什么是肠息肉

  息肉的“息”,其实就是多余的意思,就是肠道内表面粘膜上多出来的赘生物。其实是大肠粘膜表面的一个“肉疙瘩”,是一种常见病,而其中70%以上为腺瘤性息肉。



 

  研究表明,80-95%的大肠癌(包括直肠癌、结肠癌),是由息肉演变而来的。

  不同性质肠息肉癌变的概率:

  ①管状腺瘤的癌变率<5%;

  ②管状绒毛状腺瘤癌变率为23%;

  ③而绒毛状腺瘤的癌变率高达30%~70%;

  ④家族性息肉病更为邪恶,40岁前的癌变率几乎100%。

  肠息肉一定就是癌吗?

  也不是所有的肠息肉都会癌变,肠息肉大体可以分为两大类:肿瘤性息肉、非肿瘤性息肉。

  肿瘤性息肉,主要指腺瘤性息肉和息肉病,在理论上只要有足够的时间,终于有一天会癌变;

  非肿瘤性息肉(主要是炎性息肉、增生性息肉、幼年性息肉等),一般不会癌变;但也不是100%不会癌变,如果这种息肉长得比较大、时间比较久,也有变成肿瘤性息肉的可能。



 

  肠息肉成为癌的时间要5-15年,在这段时间内如果通过胃肠镜发现、切除,它就再也没有机会癌变。

  通常大约在40岁后,肠息肉就长成癌。所以,成年人不管有没有症状,都建议在40岁前做一次胃肠镜检查。

  肠息肉怎么发现,以及要不要切?

  大多数大肠息肉基本没有任何症状,只有通过做胃肠镜,才能知道有没有长息肉。

  而在肠镜下,它就是一个凸出肠壁的“肉疙瘩”,医生很难判断它的性质是肿瘤性的还是非肿瘤性的;只有做病理分析才能明确到底是好还是坏。

  实际上,对于较小的、较少的,在做肠镜检查时候,一般都会顺便切除,再取一点组织去做病理分析。知道性质之后,医生才能确定是否需要复查以及复查的时间间隔等等。



 

  对于一些大的、数目多的,为了保险起见,都要先做病理,然后再听医生的建议选择合适的切除方式。

  胃肠疾病,早发现早治疗是关键!

  如有胃部不适症状或是消化道筛查需求的市民朋友,欢迎报名参加上海嘉华医院消化内科“发现一例早癌,挽救一个家庭”大型普筛活动,可免费参加:大便隐血检查、肝胆脾胰彩超,或者自行选择医保/自费检查项目。


 

  上海嘉华医院温馨提醒

  关爱自己

  享受生活

上一篇: 胃溃疡也能变成胃癌?出现这些信号,立即警惕!
下一篇: 为什么说,肠镜检查是可以预防肠癌的检查?
电话:
021-69918702
地址:
上海市嘉定区清河路450号

上海嘉华医院官方微信二维码

官方微信二维码

沪ICP备11020357号
沪卫执受字(2020)第004587号